中国特色医疗之:感冒验血 (转载) - 义务 - 爱扫码·i3m.cn:3hhh.cn/1218 -扫一扫.cn·二维码.cn 333e.cn/1218 搜一搜.cn/1218


二维码
管理员
管理员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原创写手
  • 忠实会员
阅读:598回复:1

无障碍·translate·翻訳·二维码.cn/i3h.cn/1218
·搜一搜.cn/中国特色医疗之:感冒验血 (转载)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6-03-19 19:02
中国特色医疗之:感冒验血

对疑似感冒、发烧患者一概做血常规检查,就是只有在中国医院才会发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欺诈。

图片:血常规.jpg



你的小孩如果喊喉咙疼、鼻塞、咳嗽、发烧,你推测可能是得感冒了,然后赶快带他上儿童医院去看病。有点医学常识的读者会说,既然是感冒,会自己好的,上医院干什么?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感冒会自己好的常识,而且有不少疾病的症状跟感冒类似,因为担心会是更严重的疾病耽误了,很多人还是会把疑似感冒的小孩带到医院让医生检查。国内各儿童医院对疑似感冒小孩的通行做法是让他们去采指尖血做血常规检查,然后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宣布有炎症,属细菌感染,开抗生素口服乃至输液。北京、上海、全国各地医院莫不如此,在中国已成理所当然、不容质疑的“医学常识”。

一般人说的感冒,指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绝大部分是病毒感染引起,最常见的是普通感冒,还有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少部分是细菌感染引起,例如急性中耳炎、急性细菌性鼻窦炎、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
  • 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无药可治,只能是用药物或其他手段缓解症状,等着自愈,使用抗生素并不能治病也不能预防并发症。
  • 但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使用抗生素就有可能缩短病程或治愈无法自愈的疾病。
  • 所以区别上呼吸道感染是病毒还是细菌引起的,是有价值的,这关系到有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

如何快速地诊断“感冒”、发烧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是一个世界难题,然而中国医生却声称早就发现了一个简单的诊断办法。网上一个医生如此说:

【如果感冒发烧要去查血常规,白细胞高证明有细菌感染的炎症,当然得用抗生素!如果只有淋巴细胞高说明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无效!方舟子所谓感冒用抗生素就属于欺诈治疗,本身就存在严重的常识性错误!】

还有个据称在美国西雅图行医的杨姓中国医生也如此“科普”:

【早劝他(方舟子)不听,现在来秀1+1=3的错误了。科普:白血球增加是感染的表现,淋巴亚类白细胞占多数的话就是病毒性的,中性粒细胞亚类增加就是细菌性的。】

也就是说,中国医生认为相当于1+1=2的医学常识就是:通过采指尖血做血常规发现白细胞总数增加或嗜中性粒细胞增加就是细菌性感染,要用抗生素,而淋巴细胞增加就是病毒性感染,不要用抗生素。如此简单明了。

如果人体这么简单就好了。首先,除了感染,还有很多因素会导致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增加,例如身心压力、非感染性炎症、癌症、组织坏死等等。其次,即使仅就感染而言,也不存在如此简单明了的关系。虽然有很多细菌感染会导致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粒细胞增加,但是也有很多细菌感染不会导致它们增加,还有病毒感染也会导致它们增加,例如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同样,虽然很多病毒感染会导致淋巴细胞增加,但是细菌感染也会导致淋巴细胞增加,例如结核杆菌、百日咳杆菌感染。

所以从原理上,可以知道是不存在这样简单的医学常识的。那么在临床上,血常规检查是不是对区分细菌和病毒感染有参考价值呢?多项临床研究的结果都是否定的。对用淋巴细胞增加判定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很少(可能是因为从原理上就太不靠谱),我只找到一项,其结论是淋巴细胞数量对区分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毫无价值(文献1)。该研究认为白细胞和粒细胞的增加可作为细菌感染的证据,而没有增加不能排除细菌感染。但是后来的几项研究认为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粒细胞增加并不适宜用来判定细菌感染(文献2,3,4)。在最新的(2014年)这项研究中(文献4),调查了3893名患儿,发现白细胞总数对严重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仅为47%,即有53%的严重细菌感染测不出来,而特异性为76%,即没有细菌感染反而有24%被测出。嗜中性粒细胞与此类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1%和78%。检测C反应蛋白和前降钙素来判定严重细菌感染要准确得多,但这不属于血常规项目,而且只适用于诊断菌血症、脓毒症这类严重疾病。

可见用血常规检测来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是不靠谱的,没有诊断意义,不仅让患者白花钱,让患儿白挨痛,而且为滥用抗生素提供了借口,实际上就是医疗欺诈。国内医生为此辩护的一个理由是,全世界医生都这么干。例如微博认证为“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的“刚强胆壮777”以全世界儿科医生代表自居如此宣称:

【不只是上海、北京的儿童医院这么干,全世界的儿科医生都这么干。发烧小孩不验血,就是医生的失职。】

只要在国外有过看病经历的,都知道这是谎言。医学文献也可以证明这就是谎言。例如美国儿科学会对如何鉴定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中耳炎、细菌性鼻窦炎、急性咽炎)有详细指南,都是根据症状做的鉴别(急性咽炎还可做抗原检测和细菌培养鉴定),没有一条要验血(文献5)。这个宣称全世界儿科医生都验血的同济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是活在哪个世界?

Mandell, Douglas & Bennett《传染病原理与实践》(Principles and Practics of Infectious Diseases)第八版第750页说得很清楚:“医生照看感冒病人的最重要任务区分普通感冒与其他有类似感冒症状的更严重或可治疗的疾病。”但是这种区分应该根据病史和症状来做,“常规实验室检测对于普通感冒的诊断和处理是没有帮助的。”

国内医生还吓唬大家说,有一些严重疾病的早期症状与感冒类似,例如白血病、肺炎、心肌炎,血常规能从这些“感冒患者”中发现这些严重疾病的线索。且不说国内医院对来看感冒的患者查血常规是为了“鉴别细菌还是病毒感染”而不是为了排查别的严重疾病,仅有感冒症状加血常规也无助于区分白血病、肺炎、心肌炎、感冒或别的类似症状疾病,是不是还要对来看感冒的患者一概做骨髓穿刺以排除白血病,做X光胸片以排除肺炎,做心电图以排除心肌炎……否则据说后果会很严重的?

所以,对疑似感冒、发烧患者一概做血常规检查,就是只有在中国医院才会发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欺诈。我这么说,并不是一概反对对疑似感冒、发烧患者做血常规或别的检查。如果有病史、体征表明疑似感冒或发烧患者可能患有别的严重疾病,例如肺炎、白血病,当然可以做血常规以及别的必要检查。想要让患者做检查,应该告知理由和必要性,而不是靠谎言和恐吓,那是江湖医生才干的事,虽然很多中国大医院医生无论是专业水平还是道德水平其实都和江湖医生差不多。

文献:

1.Scand J Infect Dis. 1993;25(4):435-40.

2.Am Fam Physician. 2007 Jun 15;75(12):1805-1811.

3.Ann Emerg Med. 2003 Aug;42(2):216-25.

4.Arch Dis Child. 2014 Jun;99(6):493-9

5.http://m.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early/2013/11/12/peds.2013-3260.full.pdf

2015.8.10


方舟子 03月18日 11:55 感冒 血常规 分类 :财经 中国特色医疗之:感冒验血
http://fangzhouzi.baijia.baidu.com/article/364282
  • 喜欢0 评分0
    
    二维码
    管理员
    管理员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原创写手
    • 忠实会员
    沙发#
    发布于:2016-03-19 19:15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7/e - Doody ...

    www.doody.com/.../2010/9780443068393.pdf

    Mandell, Douglas, and Bennett'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 [edited by] Gerald L. Mandell,. John E. Bennett, Raphael Dolin.—7th ed. p. ; cm.

    9780443068393.pdf

    Table of Contents
    Part I Basic Principle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Section A. Microbial Pathogenesis
    1. A Molecular Perspective of Microbial Pathogenicity
    2. Microbiome of Local Sites and their Unique Biology
    3. Prebiotics, Probiotics and Synbiotics
    Section B. Host Defense Mechanisms
    4. Innate (General or Nospecific) Host Defense Mechanisms
    5. Adaptive Immunity: Antibodies and Immunodefiencies
    6. Mucosal Immunity
    7. Granulocytic Phagocytes and Deficiency States
    8. Complement and Deficiencies
    9. Human Genetics and Infection
    10. Nutrition, Immunity, and Infection
    11. Evaluation of the Patient with Suspected Immunodeficiency and Other Host Defense Defects
    Section C. 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
    12. Epidemiologic Principles
    13. Emerging and 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 Threat
    14. Bioterrorism: An Overview
    Section D. Clinical Microbiology
    15. The Clinician and th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Section E. Anti-Infective Therapy
    16. Principles of Anti-infective Therapy
    17.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Bacteria
    18.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Anti-infective Agents
    19. Penicillins
    20. Cephalosporins
    21. Other β-Lactam Antibiotics
    22. Antibiotic Allergy
    23. Fusidic Acid
    24. Aminoglycosides
    25. Tetracyclines and Chloramphenicol
    26. Rifamycins
    27. Metronidazole
    28. Macrolides, Clindamycin, and Ketolides
    29. Glycopeptides (Vancomycin and Teicoplanin), Streptogramins (Quinupristin-Dalfopristin), and Lipopeptides (Daptomycin)
    30. Polymyxins (Polymyxin B and Colistin)
    31. Oxazolidinones
    32. Sulfonamides and Trimethoprim
    33. Quinolones
    34. Unique Antibacterial Agents
    35. Uri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Online ...
    https://www.elsevier.com/.../principles-and-practice-of-infectio...
    2004年10月22日 -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Online. 6th Edition. PIN Code and User Guide to Continually Updated Online Reference. Authors ...
  •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