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 作出新贡献——写在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 - 忆旧 - 爱扫码·i3m.cn:3hhh.cn/5651 -扫一扫.cn·二维码.cn 333e.cn/5651 搜一搜.cn/5651


二维码
管理员
管理员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原创写手
  • 忠实会员
阅读:451回复:0

无障碍·translate·翻訳·二维码.cn/i3h.cn/5651
·搜一搜.cn/奋进新时代 作出新贡献——写在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8-05-02 19:03
奋进新时代 作出新贡献——写在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

北大燕园,绿树成荫,春和景明。


5月的燕园是安宁、沉静的。蔡元培先生在花丛中微笑,身上洒满花朵般的阳光;李大钊先生坐拥俄文楼前一片绿荫,与他永久的青春作伴;还有未名湖、博雅塔,映照出的,是百年来无数大师曾在此处凝神、伫立、静思的身影,是思想潮汐的绵绵不歇。


5月的燕园是昂扬、蓬勃的。原创音乐剧《大钊先生》正在上演,“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呐喊响彻百年讲堂。北大山鹰社登山队员在珠峰北坳向更高海拔攀登的消息,正牵动着每一位燕园学子的心。


一静一动间,恰是迈入120年的北京大学之精神气质的最好写照。


120年,漫漫求索,中流击水。


两个甲子的峥嵘岁月,放在世界高等教育的长河中打量,并不算长,但聚焦于中国的发展来看,却已是中国近代史的凝练与概括。


120年,峥嵘岁月,风雨华章。


站在新起点上的北大,要留给世人的,不仅是一所大学对往昔的回望,更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瞩望,是对中国新思想、新文化、新教育的历史性纪念和对未来大学发展的系统筹划,对一流大学建设的时代宣言。


守正创新,引领未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北京大学,新起点上再出发。


回望历史:弦歌不断 风雨兼程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这段光荣历史的见证者。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广大师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在各条战线上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北大百年历史的最好概括。


120年,前后跨越三个世纪,很难用简短的语言精准概括,这既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风雨兼程、漫漫求索的发展史,也是几代中国学子精勤学业、求知进取的成才史,更是一部北大人为人类进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不懈努力的奋斗史。


北大有着注定被民族所选择的使命,注定以“敢为天下先”和“舍我其谁也”的精神气度来开拓创新的使命。“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一曲《燕园情》道出了北大的胸襟与气质。


作为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怀着“各省之表率,万国所瞻仰”的胸怀和理想,秉持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为民族的复兴、文明的进步铺就基石。


新中国诞生后,北京大学继续承担新的历史使命。自主创新,传承文明,顶天立地,勇于担当,不断创造着新知识、新思想与新技术。在“两弹一星”研制、百万次电子计算机问世、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中,在青蒿素研发、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股份制与产权制度改革等重大科技和思想理论成果中,北大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一代代北大人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爱国情怀,唱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最强音。


从一个多世纪以前苍黄风雨中先驱志士点燃的火苗,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中高扬的旗帜;从40年前吹遍华夏大地改革春风中的焕然生机,到上世纪末确立迈向世界一流的坚定信念;从本世纪初高等教育振兴号角的吹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历史见证着北大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始终相连。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全体北大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早已融入北大的精神,成为我们办学的灵魂。”


立足当下:肩负使命 创建一流


“在世界大学之林中,北京大学是重要的一分子,不仅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为人类文明构筑通向未来的桥梁。”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如是说。


上个世纪末,北大百年校庆之际,中国向世界发出宣言,“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由大向强迈进的历史时刻,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节点,北大再一次被选择,伫立时代潮头。


20年来,本着对世界一流的矢志不移的追求,北大迎来了一座座活力迸发的发展高峰:


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使命,形成了“德才均备、体魄健全、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育人方针,不断探索培养引领未来的人的教育模式。鼓励创新创业、推出小班授课、探索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推进学生就业“家·国战略”……学校涌现出全国基层就业宣传典型夏海亮、第一届大学生村官陈丽娟等一批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优秀毕业生代表,一批又一批的北大学生在各领域肩负起引领未来的重任;


广纳贤才,人才队伍日趋合理。“近者悦,远者来”是北京大学秉承的人才队伍建设理念,既能把一流人才“引进来”,还要让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更好发展。目前北大已形成以两院院士、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千人计划”学者为主体的国际一流学者队伍,以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主体的中青年杰出学者队伍和以校内外各类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为主体的优秀青年人才队伍等组成的三个层次的核心人才队伍。截至2017年底,北京大学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6人(其中双聘2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9人(其中双聘10人);此外,北大还有25位教师获得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多位教师获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法兰西道德与政治科学院院士等荣誉;


科研全面迸发活力,优秀成果不断呈现,突破学科、院系壁垒,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制度环境正在形成:邓宏魁团队及其合作者近年来在《细胞》杂志发表多篇文章,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谢晓亮团队、汤富酬团队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教授团队第一次向世界展示MALBAC技术在试管婴儿临床应用的可能性。理学、信息与工程、人文、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医学等6个综合交叉学科群致力于推动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


发扬人文社会学科传统优势,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包括《儒藏》工程、《中华文明史》多语种版本在内的一系列扎根中国本土的社会科学研究蓬勃发展。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区域与国别研究,努力成为这方面的研究重镇;


不断拓宽国际化的发展道路,积极推动世界高等教育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开展教育合作,打造燕京学堂、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孔子学院等重要平台,举办北京论坛、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等学术会议等,促进中外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


特别是这五年来,北大迎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提出的“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等重要思想,为学校指明了前进方向,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学校整体上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部分基础前沿学科进入世界顶尖行列,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有了大幅提升。


五年来,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学生获得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成长体验;


五年来,老师静心治学、学生专心求学,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五年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内涵式发展,构建起了更有活力、更高效率、更加开放、更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五年来,主动对接雄安新区,全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打造新型智库,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五年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将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


……


“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五年多的发展历程,让北大人进一步深刻地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提出的新期待和新要求的高度与深意。


瞩目明天:守正创新 引领未来


2018年是不寻常的:


这一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2018年,对于北大来说,更具特殊意义:


这一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蔡元培先生诞辰150周年,即将迎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站在120年历史节点上的北大,面临着新时代的考题:


当以怎样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气象,来纪念先贤,传承北大精神?


如何更好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如何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撑?


……


“未来,我们仍然要虚心向所有的世界一流大学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瞄准和抢占世界科技前沿;同时,北大就要有北大的样子,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办学自信,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提出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和大学理念,在世界高等教育大变革的时代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郝平认为。


“在这个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时代,大学应该寻求变革,落后于时代可能会被社会抛弃;但在寻求变革的时候,大学必须辨明本末,不能一味地做时代的追赶者,而是必须明白我们要坚守什么,什么是我们的发展根基。”在林建华看来,北大要成为一所面向未来的大学,一方面,要以师生为本,平静如水,在流淌的光阴中恬淡地培育引领未来的英才;一方面,要投身国家发展进程,激情似火,在热火朝天的奉献中不断夯实未来之塔的基座。


这就需要北大在开启新征程之后,面向未来,守住根本、把准航向,遵循教育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埋头苦干,扎实前进。


这就需要北大继续在实施一流大学建设的过程中,抓好党建工作,确保“党建”和“创建”一起部署、一起考核、一起落实。强化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继续实施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计划,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引导青年将人生奋斗汇入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继续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继续探索完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道路;继续落实面向重大前沿问题、重大国家需求、重大学科交叉和重大仪器研发的科学研究导向,更加深入地融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


1898到2018,大学堂敲响的钟声,回响了整整120年。


钟声犹在耳畔,燕园生机盎然。北大正从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奋勇崛起,和国家一起奋进在新时代。


百廿载初心不改,双甲子砥砺前行。


我们相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在世界文明交汇交流交融的进程中,北大必将不忘初心,保持精神品格,必将凝心聚力,作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贡献!(文/人民日报记者 赵婀娜)


日期: 2018-05-01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 奋进新时代 作出新贡献——写在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
原文链接:奋进新时代 作出新贡献——写在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2018年05月01日04版)
  • 喜欢0 评分0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