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
妙法华莲经玄义节要
妙法莲华经(Saddharmapundarika-sutra) ,简称《法华经》, 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流行。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种梵文版本,分为尼泊尔体系、克什米尔体系(基尔基特)和新疆体系。尼泊尔体系版本约为11世纪后作品,保持完整,已出版5种校订本。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用珂罗版彩色复制出版了由尼泊尔传入、珍藏于西藏萨迦寺的法华经。 《妙法莲华经》 [1] 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说教,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 [2] 关键词“妙法莲华”。 “妙法”指的是一乘法、不二法; “莲华”比喻“妙”在什么地方,第一是花果同时,第二是出淤泥而不染,第三是内敛不露。 妙法莲华经玄义节要卷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节要卷下 天台智者大师说 章安尊者灌顶记 蕅益比丘智旭节 第六明感应妙者。上来四妙。名为圆因。三法秘藏。名为圆果。境妙究竟显。名毗卢遮那。智妙究竟满。名卢舍那。行妙究竟满。名释迦牟尼。三佛不一异。不纵横。故名妙果。果智寂照。有感必彰。故明感应妙也。感属于机。机有三义。微义。关义。宜义。应属于圣。亦有三义。赴义、对义。应(平声)义。若微释机。赴释应。即世界悉檀也。关释机。对释应。即对治悉檀也。宜释机。应释应。即为人第一义二悉檀也。生事善是为人。生理善是第一义。约善恶明机相。约慈悲论应相。通论。三世善恶皆得为机。别论。但取未来善恶以为正机。何者。过去已谢。现在已定。秖为拔未来恶。生未来善耳。略言为四。一冥机冥应。若过去善修三业。现在未运身口。藉往善力。名为冥机。虽不现见灵应。而密为法身所益。不见不闻。而觉而知。是为冥益。二冥机显应。过去植善。冥机已成。便得值佛闻法。现前获利。是为显益。如佛初出世。最初得度之人。现前何尝修行。诸佛照其宿机。自往度之。即其义也。三显机显应。现在身口精勤不懈。而能感降。如须达长跪。佛往祇洹。月葢曲躬。圣居门阃。乃至行人道场礼忏。能感灵瑞也。四显机冥应。如人虽一世勤苦。现善浓积。而不显感。但冥有共利。若解四意。一切低头举手。福不虚弃。终日无感。终日无悔。设见喜杀长寿。好施贫乏。不生邪见。若不解此者。谓其徒功丧计。忧悔失理。释论云。今我疾苦。皆由过去。今生修福。报在将来。正念无僻。得此四意也。略举四句如此。若具足辨者。用四机为根本。所谓冥机。显机。亦冥亦显机。非冥非显机。冥是过去。显是现在。冥显是过现。非冥非显是未来。于一句中。复为四句。所谓冥机冥应。冥机显应。冥机亦冥亦显应。冥机非冥非显应。余三机亦如是。成十六句。机既召应。应亦有十六句。一机而感四应。一应而赴四机。机应各为十六。合成三十二句。就前根本四句。便是三十六句机应也。又约一人。身业机具三十六。三业即有一百八机。约三世三业。则有三百三十四。一界既尔。十法界即有三千二百四十机应不同。自行既尔。化他亦然。合六千四百八十机应。若就十界交互。则增九倍。都六万四千八百机应也。粗妙者。机有粗妙。且如阿鼻得具十机。九界机为粗。佛界机为妙。余例可知。应有粗妙。三藏通教等圣。但是作意神通。无常住本。约何起应。若别接通。别惑未断。亦不得应。纵令赴物。皆名粗应。若别圆两教初心伏惑。未能有应。初地初住。三观现前。证二十五王三昧。法身清净。无染如虚空。湛然应一切。无思无念。随机即对。如月现百水。镜写千像。是名妙应。开显者。若九界机粗。佛界机妙。未得法身应粗。得法身应妙者。诸大乘经。华严等明粗妙相隔。二乘不闻不解。如瘂如聋。无量义经明粗妙。从一理出生无量粗妙机应。一理为妙。出生无量为粗。此则从妙出粗。隔而未合。今经无量还为一。此则开权显实。秖粗是妙。何者。本显一理。作诸方便。方便即是真实。故云。凡有所作。惟为一事。未曾暂废。譬如三草二木。秖是一地所生。即是同源机一。一雨所润。即是同受应一。愚者未解。谓草木四微。永非是地。智者了达四微生秖是地变。四微灭秖是地还。岂有草木而非于地耶。此即开权而显实。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九法界机。皆佛界机。四圣之应。无非妙应也。释签云。观心感应妙者。境如感。智如应。境智和合。即感应道交。具如止观烦恼境中诸法般若三十六句。智照于境一十六句。如四应赴机。境发于智一十六句。如四机感应。应中一切智如冥。道种智如显。两智并为亦冥亦显。一切种智如非冥非显。境中真境如冥。俗境如显。两境如亦冥亦显。第一义如非冥非显。境之与智。不出色心。色心净故。般若亦净。色心秖是三业。三业为境。用智观之。是故亦可对前三业机感。又三谛之境。不出十界。界必交互及以自他。故亦对前十界自他。故知观心。感应义足。 第七神通妙者。前论机应。止是辨其可生可赴之相。若正论化用益他。即是三轮不思议化。谓身轮。口轮。他心轮。普门品但有二文。而兼得三意。游于娑婆世界。即身轮。而为说法。即口轮。如见莲华大。知池水深。若见说法大。则知智慧大。故两轮兼示他心轮也。示身轮者。即是示药树王身。如意珠王身。示口轮者。即是示毒鼓。天鼓。此是慈悲熏于身口。则有二身示现。二鼓宣扬。若示心轮。即是随自意随他意等。亦是同于病。行婴儿行也。上辨机感相关。而妙理难显。应须神通发动。现于瑞相。密表乎理。称神通者。璎珞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性。通达无碍。地持云。神。谓难测知。通。谓无壅碍。天心即是难测知义。慧性即是无壅碍义。不同者。鬼道报得通。人能服药亦得通。外道依根本禅亦发通。诸天报得通。二乘依背舍胜处一切处修十四变化。发得神通。六度菩萨因禅得五通。坐道场时能得六通。通教菩萨因禅得五通。依体法慧得无漏通。别教地前依禅发五通。登地正发无漏通。任运常照。不以二相见诸佛土。圆教通者。依今经及普贤观。以鼻舌两根以为六数。他心宿命。入意根摄。六根之通。不依事禅而发。此乃中道之真。真自有通。任运成就。名无记化化禅。不别作意。故名无记。任运常明。如阿修罗琴。化复作化。故言化化。中道真通。任运如此。与余通异。论其修习。皆缘实相常住之理。文云。得是常眼根清净。央掘云。所谓彼眼根。于诸如来常。具足无减修。了了分明见。乃至耳鼻舌身意。皆于诸如来常。具足无减修。了了分明闻知等。彼者于佛为自。于众生为彼。众生谓为无常。于如来是常也。依禅而修。名为减修。依实相修。名无减修。不见佛性。名不了了见。若见佛性。名了了见。又见实相理。名了了。识法界事。名分明也。见有二种。一相似见。如六根清净中辨。二真见。如华严所明佛眼耳鼻舌身意也。此经中亦明真身通相。所谓普现色身。示一切众生所喜见身。即是外身通也。现身如琉璃。十方诸佛悉于中现。即是内现身通。余根内外示现。亦可例知。是则圆教神通。异于前辨。然神通度物。非但变己身同其正报。亦变己国土同其依报。如璎珞云。起一切国土应。一切众生应也。应同正报者。即是示为十法界像。应同依报者。即是同十法界所依处也。若应同四恶趣身者。用观恶业慈悲。熏无记化化禅。应作地狱等形。乃至修罗等像。各各皆见同其事业。若应人天身者。是用观善业慈悲。熏无记化化禅。作善道身。乃至各见同其事业。若应作三藏二乘者。用析空慈悲熏无记化化禅。起老比丘像。共僧布萨等。若应通教者。用即空慈悲熏。应别教者。用即假即中慈悲熏。应圆教者。用即中慈悲。熏无记化化禅。乃至各见同其事业。如是应同正报。不可称记。可以意知。不可言尽。若得此意。往望五味教中。乳教所用神力若多若少。但表两意。一粗。一妙。三藏用神力若多若少。但为一粗。方等。三粗一妙。般若。二粗一妙。此经惟为一妙。所以序品中瑞相有十。咸皆表妙。地皆严净。表理妙。放眉间光。表智妙。入于三昧。表行妙。天雨四华。表位妙。旃檀香风。表乘妙。四众咸有疑。表机。见万八千土。表应。此二是感应妙。地六种震动。表神通妙。天鼓自鸣。及而为说法。表说法妙。天龙大众欢喜。表眷属妙。又见佛子种种修行。表利益妙。若应同依报者。有两意。若国土苦乐。由于众生。非佛所作。佛但应同而已。若作折伏摄多者。佛鉴机缘。或作苦国。或作乐国。苦乐由佛。不关众生。初意可知。若作伏摄义者。佛以观恶慈悲。与无记化化禅合。起于秽国。折伏摄受四趣众生。乃至以即中慈悲。与无记化化禅合。或起净国。或起秽国。折伏摄受圆教菩萨众生。如是种种转变。为国不同。皆由如来神力转变。今将此依正转变。待三教作意神通悉名为粗。又就无记化化禅所作神变。自论粗妙。若为九界众生。用方便神力作净作秽。若广若狭。悉名为粗。若为佛界众生。用真实神力作净作秽。若广若狭。悉名为妙。如经放眉间光照万八千土。及三变土田。比余经神力。何足为多。但为开发大事。故言妙也。约五味论粗妙可知。又诸经妙同粗异。粗有二种。一难转粗。二易转粗。易转者。于诸经中已得为妙。难转者。今于法华无复两粗。但有一妙。惟一大佛事因缘。曾无他事。假同九界神通。众生自谓他事。于佛常是佛事。客作自谓贱人。长者审知是子。此即相待神通妙也。又诸经诸粗神通。隔妙神通。今经皆开权显实。同妙神通。是名绝待明妙。 http://d.zg-m.cn/佛藏/藏外/妙法华莲经玄义节要-6.html |
管理员
|
沙发#
发布于:2018-05-06 21:11
第八说法妙者。诸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有因缘故。亦可说示。前药珠二身。先以定动。今毒天二鼓。后以慧拔。演说一乘。无三差别。皆悉到于一切智地。其所说法。皆实不虚。是故次说法妙。即为六意。一释法名。二分大小。三对缘同异。四判所诠。五明粗妙。六明观心。释法名者。一修多罗此云法本。亦云契经。亦云线经。诸经中直说者是。二祇夜。此云重颂。诸经中偈。四五七九言。句少多不定。重颂上者是也。三和伽罗那。此云授记。说三乘六趣九道劫数当得作佛。若后尔所岁当得声闻支佛。乃至当受六趣报。皆名授记。四伽陀。此云不重颂。亦略言偈。四五七九言等。四句为颂。如此间诗颂。五优陀那。此云无问自说。或理深意远。无人能问。或非不可问。但听者宜闻。佛为不请之师。不待问自说也。六尼陀那。此云因缘。修多罗中。有人问故。为说是事。毗尼中。有人犯是事。故结是戒。一切佛法缘起事。皆名尼陀那。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与世间相似柔软浅语。八伊帝目多伽。此云如是语。即是结句。言我先许说者。今已说竟。亦云本事。说诸弟子本事因缘。九阇陀伽。此云本生。说佛本曾为师子等。十毗佛略。此云方广。为得阿耨三菩提故说也。十一阿浮陀达磨。此云未曾有。如佛现种种神力。放光动地等。众生怪未曾有。十二优波提舍。此云论义。答诸问者。释其所以。广说诸义。如是等问答解义。皆名优波提舍。佛自说论义经。迦旃延所解。乃至像法凡夫如法说者。亦名优波提舍经也。二分大小者。此经指九部为入大之本。则九部是小。三部是大。葢别语耳。通而为言。小亦有记莂无问自说广经。又有人言。大乘九部。除因缘譬喻论义。大乘根利。不假此三。斯亦别论。通语大乘何得无此三耶。有经言。小乘但让广经一部。大乘说如来是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正理为方。包富为广。又理融无二。亦名为等。声闻中所无。但十一部。应知通有十二。为缘别说。或让三。或让一。以判大小耳。三对缘同异者。缘即众生。皆有十界根性。熟者先感。佛知成熟未成熟者。应不失时。若众生解脱缘未熟。不可全弃。对此机缘。止作人天乘说。不作修多罗等名。若众生有小乘根性。对此机说。通则十二。别则或九或十一。若众生有菩萨机者。不作别说。但明十二部经。又藏教直对三法界。别说或九或十一。通教对四法界。通说十二部法。别教对两法界。通说十二部法。圆教对一法界。通说十二部法。前以无记化化禅。与诸慈悲合。示现身轮。或为国师。道士。儒宗。父母兄弟。乃至猴猿鹿马。同事利益。不可称说。今口轮说者。例如前用诸慈悲。熏无记化化禅。种种不同。百千万法。不可说不可说法藏。不可穷尽。虽复无涯。以十二部往收。罄无不尽也。四明所诠。如四教义说。五明粗妙者。若对六道众生说人天乘。此诠有为。能诠所诠俱粗。若对钝根三藏诠生灭四谛理。亦能所俱粗。通教体法。能诠虽巧。所诠亦粗。别教能诠为粗。所诠中道为妙。圆教能所俱妙。历五味可知。又诸经诠妙。与法华不异。而带粗诠。粗诠不得合妙。是故为粗。法华不尔。佛平等说。如一味雨。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纯是一诠。又云。昔毁訾声闻。而佛实以大乘教化。又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此则融粗令妙。如此两意。异于众经。是故言妙。复有本地圆说。诸经所无。在后当广明。又就此经明妙十二部者。修多罗名直说。今经直说中道佛慧。不说六道三乘等法。故直说妙。重颂长行中道之说。故祇夜妙。龙女献珠。喜见说偈。皆孤然特起。明成佛事。叹佛妙容。故伽陀妙。二万佛所教无上道。不教余事。即本事妙。十六王子。即本生妙。结缘覆讲。大乘系珠。不论人天小乘等缘。故因缘妙。天华地动。二眉间光。三变土田等。是未曾有妙。经题以法譬为名。譬于开三显一。不譬余事。即譬喻妙。身子问佛。佛答诸佛智慧门。龙女智积问答。论法华事。即提舍妙。文云。无问而自说。称叹所行道。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说佛智慧。又宿世因缘。吾今当说。即无问妙。授三根佛记。皆安住实智中。为人天所敬。即授记妙。其车高广。智慧深远等。即方广妙。当知此经。十二意足。而皆是妙。此即待粗明说法妙也。开显者。昔十二十一九部不说实者。今无别实异昔不实。昔但言广。不明理广。今开言广。即理广也。开昔之异。显今之同。即绝待明说法妙。第六欠观心。释签云。应用观心十二部经。别有小卷流行者是。
第九眷属妙者。无说则已。说必被缘。缘即受道人也。已受道故。即成眷属。譬如父母遗体。揽此成身。得为天性。天性亲爱。故名眷。更相臣顺。故名属。行者亦尔。受戒之时。说此戒法。授于前人。前人听闻。即得发戒。师弟所由生也。禅亦如是。授安心法。如教修行。即得发定。是为我师。我是弟子。慧亦如是。说诸法门。转入人心。由法成亲。亲故信。信故顺。是名眷属也。他土余根皆利。随所用尘起之。令从得益。此土耳根利故。偏用声尘。故二万佛时。教无上道。十六王子。覆讲法华。从是已来。恒为眷属。世世与师俱生。或人天眷属。或三乘眷属。或一乘眷属。故次说法之后。明眷属妙。眷属五种。一理性眷属。二业生眷属。三愿生眷属。四神通生眷属。五应生眷属。一理性眷属者。众生如佛如。一如无二如。理性相关。任运是子。故云。众圣中尊。世间之父。一切众生皆是吾子。不关结缘不结缘也。二业生眷属者。昔以方便。结藏等四缘。若信若谤。因倒因起。虽复得度未度。皆是眷属。今三藏佛。于分段国出家成道。其未度者。来牵分段。为亲为中为怨。三类受道。得出生死。三愿生眷属者。先世结缘。虽未断苦。愿生内眷属中。或怨家等。因之得道。四神通眷属者。若先世值佛。发真见谛。生犹未尽。或在上界。或在他方。今佛于分段作佛。或以愿力。或以通力。来生下界。为亲为中为怨。辅佛行化。断余残惑而出三界。愿通云何异。约自报力名神通。约教名誓愿。神通生者。本受报处犹有报身。以身通力。分形来此。若愿生者。报处无身。愿力下生耳。五应生眷属者。无明先破。已得法身之本。能起应入生死。其意有三。一为熟他。二为自熟。三为本缘。若别说者。业生在分段。愿生通生在方便。应生在寂光。通论一处具有四种。如实报已得法身。能起应作四种眷属。就圆结缘者。虽未断惑。自有三种眷属。就得道者。即是四也。别眷属亦四可知。通藏结缘三种可知。虽无应来之应。得论感应之应。就所应得名。四义宛足。粗妙者。若三藏根性眷属。此性下劣。昔结此缘。缘亦浅小。中间以法成熟。成熟葢少。若来生佛国。作内外眷属业愿通等。乃至应来影向三藏佛者。皆粗眷属也。通别根性乃至内外。虽巧别有异。准例皆粗。此经说诸众生。悉是吾子。非客作人。是理性眷属妙。往昔覆讲。结缘系珠。中间成熟。今得授记。所谓结缘妙。成熟妙。业生妙。愿生妙。应生妙。内眷属妙。外眷属妙。能受妙道。影向妙事。是故称妙。约五味相待明妙可知。开显者。诸经明粗眷属。皆不见佛性。今法华定天性。审父子。非复客作。故常不轻。深得此意。知一切众生正因不灭。不敢轻慢。于诸过去佛。现在若灭后。若有闻一句。皆得成佛道。即了因不灭。低头举手。皆成佛道。即缘因不灭也。一切众生。无不具此三德。即是开粗显妙。绝待明眷属妙也。又法门眷属者。如净名云。方便为父。智度为母。法喜为妻。慈悲为女。善心诚实为男等。历四教分别不同。可以意得。观心具在全帙。寻之。 |
管理员
|
板凳#
发布于:2018-05-06 21:11
第十功德利益者。一而无异。若分别者。自益名功德。益他名利益。此为四。一来意。二正说中利益。三流通中利益。四观心中利益。一来意者。诸佛所为。未尝空过。现形说法。四种眷属皆沾七益。二正说中利益复为三。先论远益。次论近益。三论当文益。远益者。即是大通佛所。十六王子助化宣扬。双系毒天二鼓。善生有浅深。惑死有奢促。始人天善终至大树。浅益也。始初心最实。终后心最实。深益也。始破不善。终破尘沙。奢死也。始破无明。终亦破无明。促死也。惑死奢促。是毒鼓力。善生浅深。是天鼓力。略说益相为七。一二十五有果报益。亦名地上清凉益。二二十五有因华开敷益。亦名小草益。三真谛三昧析法益。亦名中草益。二俗谛三昧五通益。亦名上草益。五真谛三昧体法益。亦名小树益。六俗谛三昧六通益。亦名大树益。七中道王三昧益。亦名最实事益。二十五有因果益。堪为业生眷属。真谛三昧体析益。堪为愿生眷属。俗谛三昧五通六通益。堪为神通眷属。中道王三昧益。堪为应生眷属。又广开为十益。一果益。二因益。三声闻益。四缘觉益。五六度益。六通益。七别益。八圆益。九变易益。十实报益。具如全帙委明。寻之。近益者。起于寂场始成正觉。即转法轮。击于毒天二鼓。利益众生。齐至法华已前。益亦浅深。死亦奢促。亦具十益如前说。三当文利益。就今经备有七益。虽复差别。即无差别。如芽茎枝叶。生长不同。而是一地所生。七益诚复浅深。无非实相。故言差别无差别也。诸经差别粗益。同入此经无差别益。或进入诸妙益。或按位成妙益。三明流通中利益者。弘通行人。具通凡圣。若法身菩萨。誓愿庄严。令此土他土。下土上土。得权实七益九益十益。化功归已。还资法身。增道损生。若生身菩萨。亦能此土他土弘经。令他得权实七益。化功归已。增道损生。而不能上土利益。若凡夫之师。亦能此土弘经。令他得权实七益。化功归已。增益品位。然通经方法。明出圣言。文云。若众生不信受者。当于余深法中示教利喜。又云。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今时人弘法或一向用大。或一向用小。皆不得佛意。善弘经者。用与适时。口虽说权。而内心不违实法。但使众生得权实七益。于弘经畅矣。然流通利益。不待第三流通段方明。秖正说文中。已指未来弘经之利。譬喻品后。授记品末。法师品中。皆明弘经功德利益。四观心中利益者。小乘明心起未动身口。不名为业。大乘明刹那造罪。殃坠无间。无间是大苦报处。刹那促起业处。促心暂起。重业已成。况九法界而不具足。若能净心。诸业即净。净心观者。谓观诸心。悉是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一心三观。以是观故。知心非心。心但有名。知法非法。法无有我。知名无名。即是我等。知法无法。即涅槃等。此解起时。于我我所如云如幻。即是地上清凉益。信敬惭愧。诸善心生。于空假中。意而有勇。即是因益。念念与即空相应。是中上草小树等益。念念与即假相应。是大树益。念念与即中相应。是最实事益。第四广释十妙竟。
第五结成权实者。照十粗之境为权。照十妙之境为实。十粗者即前九法界三因缘等。诸粗谛智乃至粗利益。皆称权也。照十妙者。即是理妙乃至利益妙。妙故为实。复次为十妙故。开出十粗。如为莲故华。意在于莲。而莲隐不现。于余深法。示教利喜。余法有实。而实不显。文云。如来方便意趣难解也。又华开莲现。譬开十粗显十妙。则无复十粗。惟一大事不可思议境界乃至利益。若约五味四悉四门。具如全帙。当知诸教虽同有权实。权实不同。或一向实。或一向权。或权实相兼。皆是称当机情。缘理未融。今总就教判权实。藏通别三教是权。圆教为实。又诸教权实未融为权。既融开权显实为实。今法华是一圆教为实。又开权故为实。若就圆教为语。照前三教三十粗为权。照十妙为实。若就开权圆融为语。决三十粗皆成妙。但称为实。是故称妙。若取悟理者。理则非权非实。不见一法。空拳诳小儿。说权说实。是则为粗。理则非权非实。是故为妙也。 第二约本门明十妙者为二。 先释本迹。二明十妙。 释本迹为六。 本者理本。即是实相一究竟道。 迹者除诸法实相。其余种种皆名为迹。 又理之与事。皆名为本。说理说事。皆名教迹。 又理事之教。皆名为本。禀教修。行为迹。如人依处。则有行迹。寻迹得处也。 又行能证体。体为本。依体起用。用为迹。 又实得体用名本。权施体用名迹。 又今日所显者为本。先来已说者为迹。 约此六义以明本迹也。 一约理事明本迹者。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理。即本时实相真谛也。一切法即本时森罗俗谛也。 由实相真本。垂于俗迹。寻于俗迹。即显真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 故文云。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 二理教明本迹者。即是本时所照二谛。俱不可说。故皆名本。昔佛方便说之。即是二谛之教。教名为迹。若无二谛之本。则无二种之教。若无教迹岂显谛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 文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 三约教行为本迹者。最初禀昔佛之教以为本。则有修因致果之行。由教诠理而得起行。由行会教而得显理。本迹虽殊。不思议一。 文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 四约体用名本迹者。由昔最初修行契理。证于法身为本。初得法身本故。即体起应身之用。由于应身得显法身。本迹虽殊。不思议一。 文云。吾从成佛已来。甚大久远。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作如此说。 五约权实明本迹者。实者。最初久远实得法应二身。皆名为本。中间数数唱生唱灭种种权施法应二身。皆名为迹。非初得法应之本。则无中间法应之迹。由迹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 文云。是我方便。诸佛亦然。 六约今已论本迹者。前来诸教已说事理乃至权实者。皆是迹也。今经所说久远事理乃至权实者。皆名为本。非今所明久远之本。无以垂于已说之迹。非已说迹。岂显今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 文云。诸佛法久后。要当说真实。 若约已今论本迹者。指已为迹。 摄得释迦寂场已来十粗十妙。悉名为迹。 指今为本。总远摄最初本时诸粗诸妙。皆名为本。若约权实名本迹者。 指权为迹。别摄得中间种种异名佛十粗十妙。皆名为权。 指实为本。摄得最初十粗十妙。悉名为实。若约体用名本迹者。 指用为迹。摄得最初感应神通说法眷属利益等五妙。 指体为本。摄得最初三法妙也。若约教行为本迹者。 指行为迹。摄得最初行妙位妙。 指教为本。摄得最初本时智妙。若理教为本迹者。 指理为本。摄得本初之境妙。 指教为迹。摄得本时之师教妙。兼得本师十妙。若理事为本迹者。 指事为迹。摄得本时诸粗境。 指理为本。摄得本时诸妙境。 最初之本。但本而非迹。 最后已说。但迹而非本。 中间亦迹亦本。若无本时之本。 不能垂得中间最后之迹。 若无已说之迹。不能显得今说之本。 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 二明本十妙者。 一本因妙。二本果妙。三本国土妙。四本感应妙。五本神通妙。 六本说法妙。七本眷属妙。八本涅槃妙。九本寿命妙。十本利益妙。
此十种义。赴缘直说。散在经文。 今以本因居初者。必由因而致果。果成故有国。极果居国。即有照机。机动则施化。施化则有神通。神通竟。次为说法。说法所被。即成眷属。眷属已度。缘尽涅槃。涅槃故则论寿命长短。长短之寿所作利益。乃至佛灭度后正像等益。义乃无量。止作十条。收束始终。复成次第也。迹本同异者。迹中因开而果合。合习果报果为三法妙也。本中因合而果开。开习果出报果。明本国土妙也。作此同异者。依于义便。互有去取。迹中委悉明境智行位。本文语略。通束为因妙。得意知是开合耳。果妙即是迹中三轨妙也。感应神通说法眷属。名皆同上。本开涅槃寿命妙者。久远诸佛。如灯明迦叶佛等。皆于法华即入涅槃。义推本佛。必是净土净机。又往事已成。故开出涅槃等妙。迹中无此二义者。释迦虽于法华唱言涅槃。而未灭度。此事方在涅槃。故迹中不辨。利益同上。广释如全帙。粗妙者。若迹中已待十粗为粗。十妙为妙。未开十粗为粗。开十成妙。具如前说。迹中若待粗妙。若开粗妙。此妙不异本妙。而言始得。始得为粗。本中先成。若粗。若妙。若开粗妙。亦不异迹妙。而是先得。先得称妙。又迹中事理始得为粗。本中事理先得为妙。理教。教行体用。权实等。亦如是。又若未发迹显本者。但解迹中事理之粗妙。终不能解本中之事粗。况解本中之理妙。弥勒尚不达何况余人。若发迹中之事理。即显本中之事理。亦知由本中之事理。能垂迹中之事理。迹既由本。则本妙迹粗。既有本迹之殊。故言粗妙。妙理则非迹非本。不思议一也。理教。教行。体用权实。已今等。亦如是。权实者。照迹中十粗之境为权。照迹中十妙之境为实。乃至中间三世。所照十粗之境为权。十妙之境为实。若权若实。悉皆是迹。迹故称权。如是中间无量无量不可说节节权实。余经尚无中间一番之权。况一番之实。尚无中间一番权实。况无量番。尚无中间权实。况有本地权实。中间权实。皆名为权。本初照十粗十妙。皆名为实。迹权本实。俱不思议。不思议即是法性。法性之理。非古非今。非本非迹。非权非实。但约此法性。论本迹权实粗妙耳。但以世俗文字有去来今。非谓菩提有去来今也。复次分别权实。则有三种。谓自行。化他。自行化他。具如境妙中说。本地自行所契权实二智。名佛自行权实。从本已来。乃至鹿苑。种种方便。随他意语。说此二智。回转无方。名佛化他权实二智。化他虽有二种。皆名为权。自行虽亦二种。皆名为实。是名自行化他合说权实。复次迹中约实施权。意在于实。而实意难测。何者。化城是权。而人作实解。是不识权。亦不知实。若废权显实。意在于权。权则易测。何者。既知化城一事。是佛权施。则徧达恒沙佛法。远通久远方便。故华严中明。为阿毗跋致。多明事数。即其义也。若开权显实者。达事法已。权意即息。亦不离权。远求于实。权即是实。无复别权。故言开权显实也。迹中既有三意如此。迹由本垂。本亦如是。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观心者。本妙长远。岂可观心。虽不即是。亦不离心。何者。佛如众生如。一如无二如。佛既观心。得此本妙。迹用广大。不可称说。我如如佛如。亦当观心出此大利。亦愿我如速如佛如。故文云。闻佛寿无量深心须臾信。其福过于彼。愿我于未来。长寿度众生。如今日世尊。诸释中之王。道场师子吼。说法无所畏。我等于未来。一切所尊敬。坐于道场时。说寿亦如是。此即观心本妙。得六即利益之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