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用典丨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 一起追梦 - 爱扫码·i3m.cn:3hhh.cn/6303 -扫一扫.cn·二维码.cn 333e.cn/6303 搜一搜.cn/6303


二维码
管理员
管理员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原创写手
  • 忠实会员
阅读:744回复:0

无障碍·translate·翻訳·二维码.cn/i3h.cn/6303
·搜一搜.cn/领袖用典丨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8-06-24 07:27
领袖用典丨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现在我们非常强调社会稳定。最重要的保证是什么?
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群众。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古人议政的这句话,今天依然值得借鉴。
只要我们把民众的疾苦了解到、处理好,“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只要我们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百姓之心为心”,
我们的周围就会吸引和凝聚起干百万大众,还愁什么社会不稳?!
明顾炎武有诗云“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
意谓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山中,卧薪尝胆,
博得了人民的信任,百姓肯为之捐躯。
封建君主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悖,
然而当他来到人民中间,
肯于多少代表一点人民的意愿,
肯于多少与人民同一点甘苦,
人民便可为其“致死”。
我们党的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只要我们密切联系人民,
真正与民同苦、与民同忧,
我们必定会重铸我们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们必定会赢得全体人民的同心同德。
 ——摘自习近平著作《摆脱贫困·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1989年1月


  原文  
 
 窃闻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然尚有一事为民病者,带征钱粮是也。所谓带征者,将累年拖欠,搭配分数,与同见年钱粮,一并催征也。……况今考成法行,公私积贮,颇有赢余,即蠲此积逋,于国赋初无所损,而令膏泽洽乎黎庶,颂声溢于寰宇,民心固结,邦本辑宁,久安长治之道,计无便于此者,伏乞圣裁施行。
 ——明·张居正《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是对明朝张居正“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一语的化用。
致:达到,实现。要:关键。
其意为:实现国家安定的关键,就在于使百姓安居乐业;
而要让百姓安居乐业,就必须体察他们的疾苦。
张居正的这一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民本主义思想。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向明神宗上《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
奏请在全国范围内停止带征钱粮,对于百姓积欠的部分不再追究。
蠲(juān):除去,免除。积逋(bū):累欠的钱粮。
带征钱粮“将累年拖欠,搭配分数,与同见年钱粮,一并催征”,
而百姓即使遇上丰年,收获的粮食也仅够交纳当年的钱粮;
如遇上灾年,当年必然无法足额交纳。
而征收钱粮的人为了向朝廷交差,“往往将见年所征那(nuó)作带征之数,名为完旧欠,实则减新收也”。
如此年复一年,百姓所欠的钱粮就越来越多,终将无法承受。
张居正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只需交足当年应交之数,不再补交过往年份的积欠。
这样既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亦减轻了连带而来的吏治弊病。
并称“久安长治之道,计无便于此者”。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
放在整个社会,困难群众的比例可能不大;
但具体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困难就是100%的困难。
所以,对于社会治理者,要让群众安居乐业,
最需要的就是解决好群众切身的困难。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大后第一次会见中外记者时强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这包括“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等。


“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如果只是嘴上说为民服务,在行动上却不能察其疾苦,
如果只是在文件上写着民生为怀,
在政策制定中却不能惠及民生,
那就不能体察民瘼所在、民忧所系,
就只会口惠而实不至,何谈安民治政?
遑论赢得民心?


只要我们把民众的疾苦了解到、处理好,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只要我们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的周围就能吸引和凝聚起千百万大众,
汇聚起建设国家、复兴民族的强大力量。

学习中国  领袖用典丨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 喜欢0 评分0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