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 传习录语录导读:心即理 - 闪汇惠惠 - 爱扫码·i3m.cn:3hhh.cn/6464 -扫一扫.cn·二维码.cn 333e.cn/6464 搜一搜.cn/6464


二维码
管理员
管理员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原创写手
  • 忠实会员
阅读:558回复:0

无障碍·translate·翻訳·二维码.cn/i3h.cn/6464
·搜一搜.cn/王阳明心学 传习录语录导读:心即理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8-07-04 19:12
王阳明心学 :传习录


3.1
心即理(一)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
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
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
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
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
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爱曰:“闻先生如此说,爱已觉有省悟处。但旧说缠于胸中,尚有未脱然者。
如事父一事,其间温凊定省之类,有许多节目,不知亦须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不讲求?只是有个头脑,只是就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讲求。
就如讲求冬温,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
讲求夏凊,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只是讲求得此心。
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
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
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凊的道理,
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
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
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
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
《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须是有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

语录导读:心即理之一
https://www.lizhi.fm/3706456/2677195760376392198?u=2590568215417219628


3.2
心即理(二)
爱问:“‘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以先生‘精一’之训推之,此语似有弊。”
先生曰:“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
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
今曰‘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是二心也。
‘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为主,‘人欲’又从而听命者!”
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乎?”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
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语录导读:心即理之二
https://www.lizhi.fm/3706456/2677206266598790662?u=2590568215417219628



3.3
心即理(三)
问立志。
先生曰:“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冢所谓结圣胎也。
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语录导读:心即理之三
https://www.lizhi.fm/3706456/2677574185656811526?u=2590568215417219628



心即理(四)
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
先生屡责之。曰,警责方已。
友自陈日来工夫诗正。
源从傍曰:“此方是寻着源旧时家当。”
先生曰“尔病又发。”
源色变。议拟欲有所辨。
先生曰:“尔病又发。”
因喻之曰:“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
雨露之滋,土胍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
四傍纵要种些嘉榖,上面被此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
须用伐去此树,纤根勿留,力可种植嘉种。
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

导读:心即理之四
https://www.lizhi.fm/3706456/2677575036060577798?u=2590568215417219628


3.5

心即理(五)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
‘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
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
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
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
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
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
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
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
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
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
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
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
又既而后能认识其父母兄弟。
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
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
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
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
故须有个本原。
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
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
方其根芽,犹未有干。
及其有干,尚未有枝。
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
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
勿作枝想。勿作叶想。
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
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导读:心即理之五
https://www.lizhi.fm/3706456/2677576497074808838?u=2590568215417219628




心即理(六)
或曰:“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
先生曰:“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澄尝问象山在人情事变上做工夫之说。
先生曰:“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
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
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
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
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
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
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
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
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
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
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
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
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
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
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语录导读:心即理之六
https://www.lizhi.fm/3706456/2678501658799511046?u=2590568215417219628


心即理(七)
问:“孟于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有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
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
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
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唐诩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
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
此念即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
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
‘从心所欲,不踰矩’,只是志到熟处。”
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
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的。
才自家看些意思,便过不及,便是私。

问:“哭则不歌。”
先生曰:“圣人心体自然如此。”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
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导读
https://www.lizhi.fm/3706456/2678502835620582406?u=2590568215417219628


3.8
心即理(八)
曰仁云,“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问:“道一而已。古人论道往往不同。求之亦有要乎?”先生曰:“道无方体。不可执着。却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如今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谓日月风雷即天,不可。谓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道即是天。若识得时,何莫而非道?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旦古一旦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又曰:“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
问:“心要逐物。如何则可?”先生曰:“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职,天下乃治。心统五官,亦要如此。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如人君要选官时,便自去坐在吏部。要调军时,便自去坐在兵部。如此,岂惟失却君体?六卿亦皆不得其职。”

导读:心即理之八
https://www.lizhi.fm/3706456/2678531316970320902?u=2590568215417219628

3.9
心即理(九)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众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
澄曰:“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是私欲。如闲思雉虑,如何亦谓之私欲?”先生曰:“毕竟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起。自寻其根便见。如汝心中决知是无有做劫盗的思虑。何也?以汝元无是心也。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问:“身之主为心,心之灵明是知。知之发动是意。意之所看为物。是如此否?”先生曰:“亦是。”
言语无序,亦足以见心之不存。

导读:心即理之九
https://www.lizhi.fm/3706456/2678532264005636102?u=2590568215417219628

2018-陕西省阳明学会

王童导读
李显隆张贴
  • 喜欢0 评分0
    游客
    

    返回顶部